26 ISEF 备赛期开启,这些要点你必须知道!

随着学术竞赛季的火热开启,被誉为全球青少年 “科创世界杯” 的 Regeneron ISEF 2026 赛季已正式拉开帷幕!对于怀揣科研梦想、志在顶尖学府的高中生们来说,这不仅是一场科学的盛宴,更是通往世界名校的黄金门票。但要在这场全球瞩目的赛事中崭露头角,绝非易事。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深度剖析 26 ISEF 备赛的关键要点,助你抢占先机,踏上荣耀征程!

一、精准把握地区赛时间安排,抢占备赛先机

初次涉足 ISEF 的学员和家长,往往对其复杂的赛程体系感到迷茫。作为全球总决赛的 “预选赛”,附属 ISEF 的地区赛赛程可谓千差万别,时间跨度从今年秋季一直延续到次年春季。这就要求每一位参赛学员,必须第一时间摸清自己所在地区赛的详细日程,为备赛制定精准的时间表。

一般而言,大部分地区赛会在次年春季收官,这为参赛学员预留了相对充裕的备赛时间。然而,部分地区赛的结束时间却出奇地早,甚至要求项目研究在当年内全部完成。如此一来,留给学员们的备赛时间可谓捉襟见肘。若未能提前介入、深入调研,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就错失了宝贵的参赛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地区赛的时间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州之间,即便在同一州内的不同赛区,也可能大相径庭。以佛罗里达州为例,我们了解到,某赛区要求项目必须在当年 12 月前完成,而同一州内的另一个赛区,截止时间则晚了近两个月。在 ISEF 这场激烈的竞赛中,如此显著的备赛周期差异,无疑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绝不容小觑!

二、深度剖析地区赛规则,量身定制备赛策略

作为 ISEF 的 “前哨战”,地区赛的规则虽大多参照全球总决赛,但在具体细则上,却有着各自的 “独特玩法”。对于每一位志在 ISEF 的参赛者来说,深入研究地区赛规则,是备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地区赛规则的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最为大家关注的,莫过于直接晋级 ISEF 的资格问题。通常情况下,多数地区赛会设有直推名额,为优秀选手开辟一条通往全球总决赛的 “绿色通道”。然而,也有部分地区赛较为特殊,并不提供直推机会,学员们若想登上 ISEF 的舞台,必须逐级闯关,从地区赛一路杀到州赛,最终凭借州赛的优异成绩获得推荐资格。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参赛的难度,也要求学员们在备赛过程中,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为州赛做好充分准备。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的赛制安排较为复杂,州赛和地区赛的时间过于接近,导致学员们无法同时兼顾两项赛事。这就需要学员们提前了解规则,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目前,26 ISEF 的常规备赛期已经全面开启。对于 11 年级的学生而言,这很可能是他们在申请季前,唯一一次冲击 ISEF 的机会,务必全力以赴。而对于那些地区赛开启较早的学生来说,时间紧迫,更需争分夺秒,抢占先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10 年级就开始关注并投身 ISEF 备赛的学员,无疑已在这场竞赛中抢占了 “先手棋”。无论是从获奖概率,还是从丰富申请故事线的角度来看,早早参与 ISEF,都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申请世界顶尖名校的强大助力。

ISEF历年获奖作品集&解析&资料免费下载⬇️

相关文章: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ISEF(STEM),科创竞赛天花板!有何含金量?该如何参赛?
ISEF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申请美国大学最有价值的竞赛之一
科创天花板!ISEF竞赛参与方式/晋级途径/学科设置/奖项设置一文讲清
科创天花板——2025 ISEF竞赛新改革变化!附带竞赛全面介绍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有哪些科目?为什么推荐ISEF竞赛?
国际高中生偏爱的ISEF到底是什么?一文详解ISEF比赛内容/适合学生/晋级路径/含金量
如何找到ISEF的导师或实验室资源?
中国学生参加ISEF需要通过哪些国内赛事(如青创赛)晋级?ISEF获奖率高吗?
中学生英才计划与ISEF:探索青少年科技创

2026 川赛赛程公布,这些变化你注意到了吗?

全球青少年科创领域的顶级盛会 ——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Regeneron ISEF),其地区赛程的动态一直备受瞩目。2026 年 Regeneron ISEF 总决赛已确定于 2026 年 5 月 9 日至 15 日在美国凤凰城会议中心盛大举行。对于在中国大陆就读的外籍学生而言,四川科学工程大赛(川赛)作为冲击 ISEF 总决赛的重要途径,其 2026 赛季的时间线也已正式公布。

2026 赛季川赛的注册报名时间为 2025 年 10 月 10 日至 11 月 28 日,提交截止日期为 2026 年 1 月 3 日。后续评审于 2026 年 1 月 9 日开始,答辩及颁奖典礼则定在 2026 年 1 月 16 - 1 月 17 日,其中 1 月 17 日还向公众开放参观。相较于往年,2026 赛季的川赛在时间安排与参赛名额等方面呈现出显著变化。

赛程紧凑,报名窗口大幅缩短

2026 赛季川赛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时间线上,整体赛程明显缩短。注册报名窗口从以往的时长缩减至短短一个半月,较之前减少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一变化对参赛者的准备效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不仅要完成项目的构思、规划,还需准备好各类参赛材料,包括研究计划、实验数据、展示展板等。这意味着学生必须更早地启动参赛准备工作,提前规划项目进度,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报名截止前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所有准备事宜。否则,稍有拖延就可能错失参赛机会。

竞争加剧,参赛名额大幅缩减

在 2024 - 25 赛季,川赛经历了一项重大变革:每所学校的参赛名额从原本的 5 个直接减少到 3 个。这一变化背后反映出川赛日益增长的热度以及愈发激烈的竞争态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并参与到川赛中,赛事组织方不得不通过缩减名额的方式来保证比赛的质量与竞争的激烈程度。

名额的缩减对于学校和学生而言都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学校为了筛选出最具竞争力的项目代表学校参赛,需要在正式报名前自行组织第一轮校赛选拔。这要求学生在更早的阶段就开始筹备自己的参赛项目,在学校内部的选拔中脱颖而出,才能获得代表学校参加川赛的宝贵机会。

外籍学生专属通道,助力科研成长

ISEF 四川科学工程大赛(川赛)是专为在中国大陆就读外籍人士子女学校的学生(包括在家上学的学生)设立的附属赛事。该赛事主要面向 9 - 12 年级的学生,通过参与川赛,学生能够在科研能力方面得到充分锻炼,学术知识也能得到极大提升。每年,超过 100 名学生参与到川赛中,共同争夺 5 张通往 ISEF 决赛的入场券。不仅如此,川赛本身所颁发的奖项在国际层面也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和升学申请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赛形式灵活,规则流程需重视

学生参加川赛既可以选择个人参赛,也可以与同学组队,团队参赛人数不超过 3 人。在参赛过程中,需要遵循众多规则并填写各类表格,这些具体信息均以 ISEF 官网公布的内容为准。每所学校申报的项目,在前期都需要填写批准和研究计划表格,并在项目开始前提交给当地的 SRC(科学审查委员会)、IRB(机构审查委员会)等相关机构进行批准。项目完成后,还需提交完整的文件供展会的 SRC/IRB 再次批准,以确保项目符合赛事的各项规范和要求。

两轮评审机制,确保评审公正权威

川赛的项目评审采用两轮制。首轮评审重点关注科学方法,此时学生在特定科学领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非重点考量因素。每个参赛项目在首轮只需接受两次评判,旨在初步筛选出符合基本科学方法要求的项目。进入第二轮评审后,将由更具学科针对性的评委对项目进行评审,每个参赛项目都会至少接受一位评委的审阅。为了确保评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每所学校都必须派出至少一名成年人陪同学生参赛。经过更多评委和轮次评审的项目,其评审结果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也更高。

参赛资格明确,多方面要求需满足

想要参加 ISEF,学生必须满足一系列基本条件。首先,学生必须处于 9 - 12 年级(或相当于大学预科水平),并且在比赛当年的 5 月 1 日前未满 20 岁。其次,每位学生只能申报一个项目,该项目的研究周期应不超过 12 个月的连续研究,且不得包含在参加 Regeneron ISEF 之前 18 个月内开展的工作。对于团队项目,最多由三名成员组成,且所有成员都必须满足上述资格标准。此外,学生的研究即便只是专业科学家大型研究的一部分,在参赛时所展示的部分也必须完全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工作。

提前规划,备战川赛的关键

鉴于 ISEF 的参赛路径复杂且漫长,部分地区甚至需要提前一年半就开始准备项目,学生们需要在漫长的周期内不断打磨项目,积极参与各级赛事,闯过重重关卡,才有机会获得全球总决赛的入场券。因此,提前规划对于参赛者而言至关重要。

在准备参赛项目时,精心设计研究问题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一个优秀的研究问题应当清晰、具体,具备可检验性,能够通过科学实验或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解答,以此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可行性。同时,注重方法论设计也不可或缺,学生需要详细规划研究的每一个步骤,明确研究中的变量和控制条件,确保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重复性,这是获取有价值数据和得出准确结论的基础。

除了研究本身,准备出色的展示材料同样关键。一个逻辑清晰、具有视觉吸引力的展板,能够直观地展示研究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成果;而具备简明扼要阐述研究的表达能力,则能帮助学生在与评委交流时更好地传递研究思路和亮点,这些都是在众多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能够成功进入 ISEF 总决赛的学生,不仅有机会分享近 900 万美元的奖金和奖学金,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科研能力将获得全球范围内的认可。近年来,在每年被 TOP 大学录取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在 ISEF 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份在国际顶级科研赛事中的经历,无疑能够让申请者在众多申请人中迅速吸引梦校招生官的目光,为其升学申请增添极具分量的筹码。对于有志于在科研领域发展的学生来说,积极参与川赛,向着 ISEF 的舞台迈进,将是一次充满挑战但回报丰厚的征程。

ISEF历年获奖作品集&解析&资料免费下载⬇️

相关文章: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ISEF(STEM),科创竞赛天花板!有何含金量?该如何参赛?
ISEF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申请美国大学最有价值的竞赛之一
科创天花板!ISEF竞赛参与方式/晋级途径/学科设置/奖项设置一文讲清
科创天花板——2025 ISEF竞赛新改革变化!附带竞赛全面介绍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有哪些科目?为什么推荐ISEF竞赛?
国际高中生偏爱的ISEF到底是什么?一文详解ISEF比赛内容/适合学生/晋级路径/含金量
如何找到ISEF的导师或实验室资源?
中国学生参加ISEF需要通过哪些国内赛事(如青创赛)晋级?ISEF获奖率高吗?
中学生英才计划与ISEF:探索青少年科技创

最新!2025-26 赛季 ISEF 香港赛区选拔赛开放报名通道,较去年提前超 1 个月,备赛时间大幅压缩!

当香港的中学生们还在调整新学期的学习节奏时,一项关乎学术未来的重要赛事已经悄然开启了报名通道。2025-26 赛季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香港赛区选拔赛已正式开放报名,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报名启动时间提前了超过一个月,这意味着参赛学生的备赛周期将大幅压缩,对参赛者的时间管理能力和科研规划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中学生科技创新赛事,ISEF 被誉为青少年的 "科创世界杯",每年吸引来自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学子同台竞技。对于香港学生而言,这不仅是展示科研能力的舞台,更是通往国际学术视野、提升升学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面对今年的时间调整,如何在短时间内高效备战成为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关注的焦点。

时间调整背后的变化:为何今年报名提前开启?

熟悉 ISEF 赛事的师生都知道,香港地区一直采用双轨并行的选拔机制。学生既可以参加由香港新生代协会主办的 "ISEF 香港赛区预选赛",也能通过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主办的 "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获得晋级资格,两项赛事允许同步报名,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但今年,这两条赛道的时间安排都出现了显著调整。

参考去年的时间线,2024-25 赛季 ISEF 香港预选赛的报名启动时间为 2024 年 10 月 30 日,而 2025-26 赛季的报名通道在 9 月底就已开放,提前了整整一个月有余。无独有偶,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报名截止时间也相应提前,形成了 "时间窗口期整体前移" 的态势。这种调整并非香港地区独有,而是 ISEF 全球赛事体系优化的一部分,旨在更好地衔接 2026 年 5 月在美国举行的全球总决赛,为晋级选手预留更充足的培训和准备时间。

对于参赛学生来说,时间调整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提前启动的报名周期意味着需要在新学期伊始就确定研究方向,这与刚开学的课程适应期形成时间冲突;另一方面,压缩的备赛周期要求学生在更短时间内完成从选题论证、实验设计到成果总结的完整科研流程,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学生的执行力都是极大考验。

双轨并行:香港学生的 ISEF 晋级路径全解析

了解香港地区特有的双轨参赛机制,是制定备赛策略的第一步。两条官方通道各有特点,参赛学生需要根据自身项目情况和时间规划选择最适合的路径,有条件的学生更可以采取双线并行的策略,最大化晋级机会。

ISEF 香港赛区预选赛由香港新生代协会主办,采用 "直接选拔" 机制,优秀获奖者将直接获得代表香港参加全球总决赛的资格。该赛道的报名要求明确:参赛学生须为香港注册学校的全日制学生,在 2024-25 学年就读中三至中六,且在 2025 年 5 月 1 日前未满 20 周岁;接受 1-3 人团队参赛,项目需为近 2 年内完成的原创研究。今年的关键时间节点已新鲜出炉:报名启动于 9 月底,材料截止日期定在 11 月中旬,初选结果将于 11 月底公示,现场选拔赛则安排在 12 月上旬,终审结果将在明年 2 月公布。

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则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主办,作为全港规模最大的学界科学赛事,每年吸引逾 400 所学校、近 4000 名学生参与。该赛道的一等、二等奖获得者将有机会获得晋级 ISEF 全球总决赛的推荐资格,同时还能获得参加全国赛或日内瓦发明展的机会。其学科领域主要划分为化学与材料科学、生物与健康科学、能源与环境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技等方向,更侧重工程应用和技术实用性。今年的报名截止时间为 12 月底,作品提交需在明年 1 月完成,终审答辩则安排在 3 月下旬。

对比两条赛道可见,预选赛通道节奏更快,结果公布更早,适合希望尽早确定晋级资格的学生;而青科赛周期相对较长,评审更侧重应用价值,适合技术转化类项目。值得注意的是,两条赛道的参赛要求存在细微差异:青科赛明确要求作品需在提交前 2 年内完成,且整个发明流程须由参赛者本人构思及完成,禁止在作品中出现导师及学校名称,否则将被取消资格。

备赛时间压缩:如何在短周期内打造优质项目?

面对缩短的备赛周期,科学规划成为制胜关键。往年的参赛数据显示,成功晋级的项目往往具备清晰的研究脉络和扎实的实验数据,而这些都需要合理的时间分配和高效的执行策略。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我们为参赛学生设计了分阶段的备赛方案。

选题阶段应在报名启动后一周内完成,这是整个备赛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ISEF 评审标准中,研究课题的原创性与科学价值占比高达 30%,因此选题需要兼顾个人兴趣、可行性和创新点。建议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确定研究方向。参考近年获奖趋势,融合 AI 算法的跨学科项目、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健康科技类研究都是热门且易出成果的领域,2025 年 ISEF 一等奖项目中就有 42% 使用了 AI 算法。

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阶段应占总备赛时间的 60% 以上。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学生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资源,或寻求科研机构支持。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下属的科学创意中心为参赛学生提供实验指导和设备支持,这是宝贵的本地资源。此阶段要特别注意研究日志的规范性,因为评审标准中明确将研究日志的记录规范性与过程真实性列为评分维度之一,占比 10%。

成果总结与展示准备阶段通常需要预留 2-3 周时间。根据要求,参赛学生需提交中英文研究报告、3 分钟讲解视频,并准备实物模型(尺寸限制 100×50×100cm)。报告撰写要突出研究背景、方法创新和结论价值,视频录制则需简洁明了地展示项目核心内容。往年经验显示,许多优质项目因报告逻辑不清或展示重点不突出而错失良机,因此这一阶段的准备质量直接影响最终成绩。

赛事核心信息:报名条件、流程及注意事项

清晰掌握报名的各项要求是顺利参赛的前提。2025-26 赛季 ISEF 香港赛区选拔赛对参赛资格有明确界定:必须是香港注册学校的全日制学生,2024-25 学年就读中三至中六(相当于初三至高三),且在 2025 年 5 月 1 日前未满 20 周岁。参赛形式支持个人或团队(≤3 人)参与,团队项目需确保所有成员均符合资格并共同出席比赛。

报名流程采用全线上方式进行。学生需前往 ISEF 香港预选赛官网下载指定表格,填写完成后将所有文件打包命名为「项目名称.zip」,通过官网报名界面提交,同时填写项目名称和有效邮箱,待系统显示 “The following files were successfully uploaded:” 即为报名成功。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则需通过指定系统(https://stic.newgen.org.hk/)提交,两者的报名系统相互独立,需分别操作。

材料提交有严格规范,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报名无效。核心提交材料包括:参赛表格、研究报告(中英文皆可)、3 分钟项目介绍视频(中英文可选),部分项目还需提供伦理审查证明。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提交材料中禁止出现导师及学校名称,否则将被取消资格。实物模型需在终审阶段携带,须标注参赛编号并粘贴官方识别标签,尺寸不得超过 100cm×50cm×100cm。

评审标准是备赛的重要指引。ISEF 香港预选赛的评审侧重学术创新性,主要考察四个维度:研究课题的原创性与科学价值(30%)、研究方法的严谨性与数据完整性(25%)、项目成果的实际应用潜力(20%)、现场答辩的逻辑表达与应变能力(15%)。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则更看重技术实用性,两者的评审侧重点虽有不同,但扎实的研究过程和清晰的成果呈现都是共同的核心要求。

往年亮点回顾:香港学子在 ISEF 的精彩表现

香港学生在 ISEF 赛事中一直保持着优异表现,历年都有项目在全球总决赛中斩获殊荣。这些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香港青少年的科研潜力,更为新一届参赛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在 2023 年的赛事中,来自英皇书院的团队凭借 “基于纳米材料的食品废物处理系统” 项目在多个国际赛事中接连获奖,该项目将环保理念与先进材料科学相结合,体现了出色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类似地,2024 年晋级全球总决赛的香港团队聚焦残疾人士生活改善,其 “智能假肢优化装置” 项目因兼具社会价值和技术创新,获得了专项奖肯定。这些案例表明,关注现实需求、结合多学科知识的项目更容易获得评委青睐。

从学科分布来看,香港学生在化学与材料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技、生物与健康科学三个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这与香港中学的课程设置和课外活动资源密切相关,也反映了本地科研教育的优势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交叉学科项目的获奖比例显著上升,特别是 AI 技术与传统学科的融合应用,成为新的突破点。

往年晋级者的经验分享中,“尽早规划” 和 “充分利用资源” 是高频关键词。一位 2024 年的晋级学生在采访中提到:“科研项目最忌讳临时突击,即使时间紧张,也要保证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这一观点在今年备赛周期压缩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备赛资源与长期规划:如何应对时间挑战?

面对压缩的备赛周期,合理利用资源和制定科学规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香港地区为 ISEF 参赛者提供了丰富的支持资源,善于整合这些资源能有效提高备赛效率。

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和香港新生代协会作为赛事主办机构,常年提供科研指导讲座和工作坊,今年针对备赛时间缩短的情况,特别增加了线上辅导课程的频率。香港科学馆、各大高校的开放日活动也是获取灵感和资源的重要渠道,部分大学还为参赛学生提供实验室参观和技术咨询服务。

时间管理技巧在短周期备赛中至关重要。建议采用 “逆向规划法”:以报名截止日期为终点,倒推每个阶段的任务节点,将整个备赛过程分解为选题确认、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成果总结五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可交付成果。对于团队项目,明确的分工和定期的进度沟通能有效避免重复劳动,提高效率。

对于有志于长期参与科研竞赛的学生,建议将备赛视为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而非短期突击任务。可以参考 “科研成长时间轴”:中三阶段侧重科学兴趣培养和基础方法学习;中四阶段尝试小型研究项目,熟悉科研流程;中五阶段集中精力备战 ISEF 等重要赛事;中六阶段则可深化研究或参与更高层次的学术交流。这种渐进式发展能有效缓解短期备赛压力,形成可持续的科研能力。

立即行动:把握报名时机,开启科创之旅

2025-26 赛季 ISEF 香港赛区选拔赛的报名通道已经开启,较去年提前的时间安排虽然带来了挑战,但也为准备充分的学生提供了更早展示才华的机会。根据最新时间安排,ISEF 香港预选赛的材料截止日期为 11 月中旬,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报名截止在 12 月底,两条赛道的时间节点各有侧重,需要参赛者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择。

报名入口已在赛事官网正式开放,ISEF 香港预选赛可通过香港新生代协会官网进入报名系统,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则需登录新一代文化协会的指定平台提交材料。建议学生在提交前仔细检查所有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注意去除任何可能泄露导师或学校信息的内容。

对于许多香港中学生而言,ISEF 不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次完整的科研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学术严谨性,将成为未来学术发展和职业规划的重要基础。尽管今年的备赛时间有所压缩,但只要规划合理、资源利用得当,依然能打造出高质量的研究项目。

ISEF历年获奖作品集&解析&资料免费下载⬇️

相关文章: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ISEF(STEM),科创竞赛天花板!有何含金量?该如何参赛?
ISEF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申请美国大学最有价值的竞赛之一
科创天花板!ISEF竞赛参与方式/晋级途径/学科设置/奖项设置一文讲清
科创天花板——2025 ISEF竞赛新改革变化!附带竞赛全面介绍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有哪些科目?为什么推荐ISEF竞赛?
国际高中生偏爱的ISEF到底是什么?一文详解ISEF比赛内容/适合学生/晋级路径/含金量
如何找到ISEF的导师或实验室资源?
中国学生参加ISEF需要通过哪些国内赛事(如青创赛)晋级?ISEF获奖率高吗?
中学生英才计划与ISEF:探索青少年科技创

2026ISEF 川赛新赛季时间线公布!时间紧迫,国内外籍学生专属 ISEF “入场券” 谁能抢到?

随着 2026 年 Regeneron ISEF 全球总决赛的日期日渐临近,这场被誉为 “全球青少年科创天花板” 的赛事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学生科学竞赛,ISEF 总决赛将于 2026 年 5 月 9 日至 15 日在美国凤凰城会议中心正式举行。对于在中国大陆就读的外籍学生而言,想要获得通往凤凰城的入场券,四川科学工程大赛(简称 “川赛”)是必经之路。2026 赛季川赛的备战大幕已然拉开,面对名额缩减、流程提前的新变化,谁能最终抢占这张珍贵的 “入场券”?

川赛时间线:从校内选拔到全球决赛的关键节点

尽管 2026 赛季川赛的官方时间线尚未正式公布,但结合近两个赛季的时间规律来看,备战节奏已然清晰。参考 2024-2025 赛季的安排,川赛的注册报名通常始于前一年 9 月,截止到 11 月底,而项目材料的最终提交则要等到次年 1 月上旬。这意味着 2026 赛季的实际备赛周期已经启动,留给学生的准备时间不到半年。

更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起实施的名额缩减政策将持续影响 2026 赛季 —— 每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推荐名额从往年的 5 个锐减至 3 个。这一变化直接导致校内选拔竞争白热化,多数学校将筛选流程提前至暑假前的 4-5 月进行。对于目标 2026 川赛的学生来说,实际上从 2025 年春季就应该进入项目筹备阶段,才能在激烈的校内选拔中脱颖而出。

从过往赛季的完整流程来看,川赛的时间节点呈现高度稳定性:

  • 注册报名阶段:通常为 9-11 月,持续约两个半月
  • 材料提交截止:次年 1 月初
  • 专家评审阶段:次年 1 月中旬
  • 现场答辩及颁奖典礼:次年 1 月中下旬(其中一天向公众开放参观)

这种时间安排意味着,从报名启动到材料提交仅有短短三个多月,而考虑到校内选拔提前的因素,实际有效备赛时间还将进一步压缩。对于初次参赛的学生来说,合理规划时间轴成为抢占先机的关键。

外籍学生参赛资格:明确身份边界与报名路径

ISEF 川赛作为专为在中国大陆就读的外籍学生设立的附属赛,其参赛资格有着明确界定。根据赛事规则,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学生可通过川赛冲击 ISEF 总决赛:

首先,在中国大陆境内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就读的 9-12 年级学生是核心参赛群体,包括符合条件的在家上学学生。这类学生需通过所在学校统一组织报名,无法以个人名义直接参赛。其次,持有国外永久居留权(如美国绿卡、加拿大枫叶卡等)的学生,即使就读于国内普通学校,也可通过川赛通道参赛,但需注意学校是否具备推荐资格。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24 年起实施的政策调整明确区分了参赛群体:持有海外身份但就读国内普通学校的学生,无法参与川赛选拔,需通过其他渠道参赛。这一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川赛作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专属通道的属性,也使得名额竞争更为集中。

从参赛形式来看,川赛接受 1-3 人团队组队参赛,但跨年级组队需确保所有成员均为 9-12 年级在读生。这种组队灵活性既为学生提供了合作机会,也要求团队在选题和分工上进行更周密的规划。

材料准备清单:从基础表格到核心研究的全流程攻略

川赛对参赛材料的规范性要求极高,完整的申请材料包括表格类和项目类两大体系。表格类材料通常需要在注册后一个月内完成提交,其中最重要的包括项目摘要表和研究计划表,所有表格均可通过 ISEF 官网下载。这些表格不仅是报名的必要手续,更是评审专家了解项目背景的第一窗口。

项目材料的准备则需要贯穿整个研究过程,核心包括:

  • 官方项目摘要(严格控制在 250 字符以内)
  • 5 分钟以内的项目演示视频
  • 实验室记录(最多 4 页)
  • 项目总结四分图
  • 研究论文及演示动画(可选但建议提交)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涉及人类受试者、脊椎动物研究等敏感领域的项目,必须在实验启动前完成科学审查委员会(SRC)和机构审查委员会(IRB)的审核备案。如果学校没有相关委员会,学生需通过 zFairs 平台提交表格并邮件通知组委会(邮箱:sichuansciencefair@cdischina.com)。这一前置审批流程往往需要数周时间,必须纳入备赛时间表。

往届获奖选手的经验显示,虽然部分材料标注为 “可选”,但提交完整的研究论文和演示材料能显著提升评审印象。组委会特别提醒,实验室记录应适当保留核心数据,不必上传全部内容以保护知识产权。

评审机制解析:双轮评审的核心考察重点

川赛采用严格的双轮评审制度,不同阶段的评审重点各有侧重。首轮评审主要关注项目的科学方法是否规范,对学生在特定领域的知识深度要求不高,每个项目需经过两次独立评判。这一阶段更看重研究过程的严谨性而非结果的完美程度,规范的实验记录和清晰的变量控制往往是得分关键。

进入次轮评审后,学科领域专家将进行深度评估,重点考察项目的创新性、学术价值及应用潜力。从 2025 赛季的获奖案例来看,脱颖而出的项目普遍具备三个特点:独特的技术创新、广泛的现实应用前景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例如低成本火山灾害探测系统通过多参数监测和混合动力技术实现了灾害预警的经济性,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火箭模块则通过开源设计降低了技术门槛。

评审专家构成的国际化也值得关注,2025 赛季川赛增加了更多外籍专家参与评审,这意味着项目的英文表达能力和国际视野将成为重要加分项。对于外籍学生而言,这既是优势也是挑战,需要在项目陈述中兼顾专业性与沟通效率。

备战策略:从选题到答辩的全周期规划

面对紧迫的时间线和激烈的竞争,科学的备战策略至关重要。基于 ISEF “研究周期不得超过 12 个月” 的规则,从 2025 年 9 月启动项目是时间规划上的 “最优解”。这不仅能确保报名时有实质性进展,更能形成完整连贯的研究周期。

选题阶段应重点关注三个维度:个人兴趣、资源可得性和创新潜力。2025 赛季获奖项目显示,结合前沿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选题更容易获得青睐。如利用 Fe 掺杂 TiO₂纳米颗粒的甲醛催化监测装置,以及基于 AI 技术的疫苗候选物筛选研究,都体现了学科交叉的创新思维。

实验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这不仅是通过 SRC/IRB 审核的基础,也是评审专家关注的重点。建议每周固定时间整理实验日志,及时记录变量控制和结果分析,这些原始记录将成为答辩环节的重要支撑。

答辩准备应提前至少一个月启动,除了熟练掌握项目核心内容外,还需预设评委可能提出的技术问题。2025 赛季的答辩环节持续 3 天,包含公开参观环节,这要求学生既能面对专家进行深度技术交流,也能向公众清晰解释项目价值。

常见问题与官方资源

许多外籍学生在备赛过程中会遇到资格认定的疑问。根据规则,“外籍人士子女学校” 指经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国际学校,这类学校的学生自动获得报名资格;而就读普通学校的外籍学生则需提供永久居留证明等相关文件。在家上学的学生需通过所在地区的国际学校联盟进行报名,单独提交学籍证明材料。

项目类别选择上,川赛涵盖所有 ISEF 认可的学科领域,包括行为与社会科学、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21 个类别。往年数据显示,工程学和环境科学类项目在川赛中表现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领域缺乏机会,关键仍在于研究质量。

官方资源的利用同样重要,川赛组委会提供的 SRC 预审服务可帮助学生规避合规风险,建议在实验启动前至少两周提交预审申请。ISEF 官网的 “规则手册” 详细列出了各类项目的特殊要求,特别是涉及危险材料和人类受试者的研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范。

随着 2026 年 ISEF 全球总决赛的临近,川赛的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对于国内外籍学生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展示科研能力的绝佳平台。名额缩减带来的不仅是压力,更是对研究质量的更高要求。从现在开始规划时间线、打磨项目、准备材料,才能在这场科创角逐中占据先机。通往凤凰城的入场券已经就位,谁能最终拿下这张珍贵的通行证,答案将在明年 1 月的川赛舞台上揭晓。

ISEF历年获奖作品集&解析&资料免费下载⬇️

相关文章: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ISEF(STEM),科创竞赛天花板!有何含金量?该如何参赛?
ISEF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申请美国大学最有价值的竞赛之一
科创天花板!ISEF竞赛参与方式/晋级途径/学科设置/奖项设置一文讲清
科创天花板——2025 ISEF竞赛新改革变化!附带竞赛全面介绍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有哪些科目?为什么推荐ISEF竞赛?
国际高中生偏爱的ISEF到底是什么?一文详解ISEF比赛内容/适合学生/晋级路径/含金量
如何找到ISEF的导师或实验室资源?
中国学生参加ISEF需要通过哪些国内赛事(如青创赛)晋级?ISEF获奖率高吗?
中学生英才计划与ISEF:探索青少年科技创

世界殿堂级科研赛事!2026ISEF 通关秘籍:新赛季启动,全方位解析 22 个学科、参赛路径

当全球顶尖高校的招生官在申请表上看到 “ISEF 获奖者” 字样时,这份经历往往能让申请者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高中生科研竞赛,2026 年再生元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Regeneron ISEF)已正式启动筹备工作,将于 2026 年 5 月 9 日至 15 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会议中心拉开帷幕。这场被誉为 “青少年科创世界杯” 的赛事,将汇聚来自 180 多个国家的约 1800 名优秀青少年科学家,共同角逐近 900 万美元的奖项和奖学金。对于渴望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的 9-12 年级学生来说,提前掌握 2026 赛季的最新动态、学科布局和参赛策略,将成为通关 ISEF 的关键。

参赛资格方面,2026 赛季延续了年龄限制调整:参赛选手需年满 15 周岁(截至当年 5 月),分为 15-17 岁少年组和 18-24 岁青年组。这一变化旨在提升项目科研成熟度,15 岁以下学生将不再具备参赛资格。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参赛项目必须在一年内完成,且需通过严格的伦理审查,涉及人类 subjects、动物实验或生物安全的项目需提前准备相关审批文件,这也是近年 ISEF 强化科研规范的重要体现。

22 个学科全景解析:找到你的科研赛道

ISEF 的 22 个学科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部分社会科学领域,每个学科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评审标准,帮助学生精准定位适合自己的科研领域:

基础科学类

生物化学: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包括酶催化机制、蛋白质折叠等方向。

化学:涵盖有机合成、材料化学等,2026 年特别关注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反应研究。

物理和天文学:从量子物理到宇宙学,鼓励探索新能源材料或天体物理现象。

数学:包括纯数学研究和应用数学模型,近年数据分析类项目备受关注。

生命科学类

生物医药和健康科学:聚焦疾病机制与治疗方案,如新型诊断技术或慢性病管理研究。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探索细胞信号传导、基因编辑等前沿领域,需注意生物伦理规范。

微生物学:研究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或环境的关系,疫情后相关项目数量激增。

植物科学:涵盖作物改良、植物抗逆性等,结合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工程技术类

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领域,包括医疗设备开发、组织工程等应用方向。

机械工程:从机器人设计到制造工艺优化,强调创新设计的实用性。

嵌入式系统:专注硬件与软件结合的智能设备开发,需提交实物原型展示。

系统软件:包括算法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等,2026 年特别关注 AI 伦理研究。

应用科学类

地球与环境科学:研究气候变化、地质灾害等,实地采样数据的项目更具竞争力。

环境工程:侧重污染治理技术开发,如新型净水材料或废弃物处理方案。

能源化学 / 能源物理:分别从化学和物理角度探索新能源技术,包括储能材料研究。

材料科学:关注新型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柔性电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是热点。

交叉创新类

行为和社会科学:通过统计方法研究人类行为,2026 年鼓励数字化社会相关研究。

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利用算法分析生物数据,需具备编程和生物学双重基础。

机器人与智能机:强调自主控制系统开发,比赛现场需进行功能演示。

转化医学: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需说明潜在医疗价值。

技术增强艺术(TECA):新增学科,探索 AR/VR 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数字遗产保护等交叉方向。

每个学科的评审都注重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选手需在选题阶段充分调研,确保项目既有研究价值又能体现个人特长。建议结合自身兴趣、学校资源和导师专长选择方向,避免盲目跟风热门领域。

参赛全路径指南:从选题到晋级决赛

ISEF 采用 “区域选拔 - 国家 / 地区赛 - 全球总决赛” 的三级晋级体系,2026 赛季的备赛周期已全面启动,各阶段时间节点和关键任务如下:

准备阶段(2025 年 9 月 - 2026 年 1 月)

选题是成功的关键,建议从三个维度考量:个人兴趣、可行性(实验条件、经费)和创新点。学生可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如社区环境治理、智能设备改良等,也可关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全球性议题。确定方向后,需寻找专业导师指导,高校实验室、科研机构或企业研发人员都可成为潜在指导资源。

此阶段需完成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案设计,建立详细的实验记录本(电子或纸质),记录每一步的研究思路和数据。涉及伦理审查的项目需同步准备申请材料,这一过程可能需要 1-2 个月时间。

区域选拔赛(2026 年 2-4 月)

中国大陆学生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得 ISEF 资格: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 “英才计划”。前者通常在每年 8 月举办,获奖项目将获得推荐资格;后者面向高一学生,通过年度成果展示选拔晋级者。外籍学生可参加四川科学工程大赛,争夺 5 个晋级席位;香港学生则需通过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选拔。

不同地区的截止日期不同,以美国东部爱荷华州为例,区域赛注册截止为 2026 年 2 月 22 日,比赛于 3 月 21 日举行。建议提前查询所在地区的认证赛事信息,避免错过报名时间。区域赛通常包括展板展示、现场答辩和项目演示三个环节,全面考察项目的科学性和选手的表达能力。

bb

获得晋级资格后,需完成 ISEF 官方注册,提交研究论文、摘要和伦理审查文件。论文需遵循学术规范,包含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建议参考往届优秀论文结构。展板设计要突出核心创新点,可采用交互式元素如二维码链接实验视频,但需注意尺寸和格式要求。

决赛前需进行答辩演练,准备应对评委关于研究方法、数据可靠性和项目局限性的提问。2026 年总决赛将在凤凰城会议中心举行,现场展示时间通常为两天,选手需全程在场与评委和观众交流。

奖项体系与备赛要点

ISEF 的奖项设置分为三大类,为不同水平的项目提供认可机会:

学科大奖(Grand Awards)

每个学科分别设置一至四等奖,2026 年奖金标准为:一等奖 6000 美元,二等奖 2400 美元,三等奖 1200 美元,四等奖 600 美元,团队项目奖金由成员平分。获奖项目需在科学性、创新性和完整性方面表现突出,评审重点包括研究设计的严谨性和结果的可信度。

顶级大奖(Top Awards)

从所有一等奖项目中评选产生,包括 75000 美元的 George D. Yancopoulos 创新奖和多个 50000 美元级别的专项奖。这些奖项通常授予具有突破性成果或重大应用价值的项目,2025 年获奖项目多集中在人工智能医疗应用和气候变化解决方案领域。

特殊奖项(Special Awards)

由 45 个以上专业机构赞助,包括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美国心理学会、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这些奖项有特定评选标准,如美国海军赞助的奖项侧重国防相关技术,NOAA 的奖项关注地球科学研究。申请特殊奖项需额外提交材料,建议提前研究目标机构的关注领域。

备赛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实验记录必须完整可追溯,原始数据需妥善保存;研究论文要突出逻辑链条,从问题提出到结论推导需条理清晰;展板设计应简洁明了,用图表代替大段文字。往年评委反馈显示,能清晰阐述项目局限性和未来改进方向的选手更易获得高分。

为什么 ISEF 值得全力以赴?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科研赛事,ISEF 的价值远超奖项本身。MIT、斯坦福等顶尖高校在招生中明确将 ISEF 经历列为重要参考,获奖者常获得优先录取和奖学金机会。赛事提供的学术交流平台能让学生结识全球同龄人,部分项目还可能获得专利申请支持或企业合作机会。

ISEF历年获奖作品集&解析&资料免费下载⬇️

相关文章: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ISEF(STEM),科创竞赛天花板!有何含金量?该如何参赛?
ISEF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申请美国大学最有价值的竞赛之一
科创天花板!ISEF竞赛参与方式/晋级途径/学科设置/奖项设置一文讲清
科创天花板——2025 ISEF竞赛新改革变化!附带竞赛全面介绍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有哪些科目?为什么推荐ISEF竞赛?
国际高中生偏爱的ISEF到底是什么?一文详解ISEF比赛内容/适合学生/晋级路径/含金量
如何找到ISEF的导师或实验室资源?
中国学生参加ISEF需要通过哪些国内赛事(如青创赛)晋级?ISEF获奖率高吗?
中学生英才计划与ISEF:探索青少年科技创

ISEF 2026 生化材料赛道新规深度解读:以安全红线筑牢科研创新根基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2025-2026 年度最新规则修订正式发布,其中生化材料领域的 13 个赛道规则调整尤为关键。这些变化直接决定学生科研项目的合规性,任何疏漏都可能导致数月心血付诸东流。本次规则升级凸显了大赛对科研安全伦理的高度重视,为青少年科研划定了更清晰的安全框架。

生物安全红线收紧:朊病毒及相关蛋白研究全面受限

在潜在有害生物制剂(PHBA)管理方面,新规呈现出更为严苛的监管态势。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全面禁止所有涉及朊病毒或纯化类朊病毒蛋白的研究,具体包括 amyloid-b (Ab)、tau、synuclein、43kDa 反式激活反应 DNA 结合蛋白以及淀粉样原纤维等物质。这意味着任何直接操作这些具有潜在风险物质的研究项目将被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不过,新规并非完全扼杀相关领域的研究可能性。规则明确允许使用经过基因改造的模式生物(如线虫 C. elegans、果蝇 Drosophila)进行类朊病毒蛋白表达研究,但附加了严格的实验条件:必须在经认可的研究机构(RRI)的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环境中开展。BSL-2 实验室要求配备自动关闭的带锁门窗、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等设施,入口处需明确标示生物防护级别、负责人信息及紧急联络方式,且实验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这一规定彻底阻断了家庭实验室和普通学校实验室开展此类研究的可能性。

样本管理精细化革命:组织与体液研究分级管控

新规对组织和体液研究的规范进行了细致划分,构建了更为精准的风险防控体系。日常获取的生物样本不再被视为绝对安全,明确要求从食品店、餐馆或屠宰场获得的新鲜 / 冷冻组织、体液、肉类及肉类副产品样本的培养研究,必须归类为生物安全一级(BSL-1)研究,且实验操作必须在 BSL-1 及以上级别实验室进行。BSL-1 实验室虽对设施要求相对较低,但仍需具备基本的生物安全防护条件和消毒设备。

在母乳与动物奶的风险分级上,新规采取了差异化管理策略:来源不明的人类母乳(除非经认证不携带 HIV 和丙型肝炎病毒)以及未经巴氏消毒的国产动物奶被列为 BSL-2 级别管控;其他类型的母乳则按 BSL-1 级别管理。这种分类方式既考虑了潜在病原体传播风险,又避免了过度管控对合理研究的限制。

化学品管控全球化落地:GHS 标准成刚性要求

化学品使用规范的门槛显著提高,新规要求所有生化实验必须严格遵循《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并在经认可的研究机构(RRI)内开展。无论是校内实验室还是家庭实验室,均需通过 RRI 认证且不得豁免美国消防协会(NFPA)的相关标准。

GHS 制度将化学品危害分为物理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三大类共 28 项,要求通过标签和安全数据单(SDS)两种方式公示危害信息。一个完整的 GHS 标签必须包含信号词、危险说明、象形图和防范说明等核心要素,而 SDS 则需涵盖从标识、急救措施到生态信息的 16 项详细内容。这一变化标志着 ISEF 对化学品安全的监管与国际通行标准全面接轨。

合规备赛指南:安全伦理构筑创新基石

规则调整的背后,是 ISEF 对青少年科研安全伦理的日益重视。大赛明确传递出 "科研创新必须在安全规范框架内进行" 的信号,模糊地带持续减少,标准愈发清晰严格。

对于备赛师生,当务之急是构建 "合规金字塔" 行动模型:首先,在确定课题方向前务必对照新规进行全面的合规性检查,重点关注生物材料选择、实验室级别要求和化学品管理等关键环节;其次,主动寻求专业导师指导,确保实验环境与指导水平满足 RRI 认证要求;最后,将安全与伦理作为项目设计的首要要素,而非事后补充的附加条件。

规则并非创新的桎梏,而是护航科研之路的罗盘。唯有严守合规底线,青少年的科研探索才能行稳致远,在 ISEF 的舞台上实现真正有价值的创新突破。

ISEF历年获奖作品集&解析&资料免费下载⬇️

相关文章: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ISEF(STEM),科创竞赛天花板!有何含金量?该如何参赛?
ISEF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申请美国大学最有价值的竞赛之一
科创天花板!ISEF竞赛参与方式/晋级途径/学科设置/奖项设置一文讲清
科创天花板——2025 ISEF竞赛新改革变化!附带竞赛全面介绍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有哪些科目?为什么推荐ISEF竞赛?
国际高中生偏爱的ISEF到底是什么?一文详解ISEF比赛内容/适合学生/晋级路径/含金量
如何找到ISEF的导师或实验室资源?
中国学生参加ISEF需要通过哪些国内赛事(如青创赛)晋级?ISEF获奖率高吗?
中学生英才计划与ISEF:探索青少年科技创

ISEF 2026 生化材料赛道规则重大调整:安全框架下的创新导航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2025-2026 年度最新规则修订已正式发布,其中生化材料相关领域的 13 个赛道迎来关键变化。这些调整直接决定着参赛项目的合规性,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数月心血付诸东流。本文将系统解读核心变化,为备赛师生提供清晰的合规指引。

生物安全红线:朊病毒研究全面受限

新版规则对潜在有害生物制剂(PHBA)的管控达到前所未有的严格程度,明确将朊病毒及类朊病毒蛋白研究列为禁区。被全面禁止的研究对象包括:淀粉样蛋白 -β(amyloid-b, Aβ)、tau 蛋白、突触核蛋白(synuclein)、43kDa 反式激活反应 DNA 结合蛋白,以及所有淀粉样纤维等具有朊病毒特性的物质。这意味着任何直接操作这些物质的实验项目将自动失去参赛资格。

规则同时保留了科学探索的可能性:使用经基因改造表达类朊病毒蛋白的模式生物(如秀丽隐杆线虫、黑腹果蝇)开展研究仍被允许,但设置了严苛的前提条件 —— 必须在经认可的研究机构(RRI)所属的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进行。BSL-2 实验室相当于处理流感病毒的防护级别,要求配备生物安全柜、负压通风系统、紧急洗眼装置等专业设备,且所有操作人员需经过严格培训和准入考核。这一规定实际上将此类研究排除在家庭和普通学校实验室之外。

样本管理精细化:组织与体液研究的分级规范

针对组织和体液样本的研究规范出现重要细分,打破了 "日常样本即安全" 的固有认知。新规明确要求:从食品店、餐馆或屠宰场获取的新鲜 / 冷冻组织、体液、肉类及副产品样本的培养,必须归类为生物安全一级(BSL-1)研究,且实验操作只能在 BSL-1 及以上级别的实验室进行。BSL-1 虽为最低防护级别,仍需配备基础防护装备和标准操作规程,不可在非专业环境中进行。

在母乳与动物奶研究方面,规则建立了明确的风险分级体系:来源不明的人类母乳(除非经过 HIV 和丙型肝炎病毒阴性认证)以及未经巴氏消毒的家养动物奶,被提升至 BSL-2 级别管控;其他所有母乳样本则按 BSL-1 标准管理。这一分类充分考虑了人畜共患病传播风险,凸显了大赛对生物安全细节的关注。

化学品管控升级:GHS 与 NFPA 双轨监管

化学品使用规范迎来全面升级,所有生化实验必须同时满足两大国际标准: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与美国消防协会(NFPA)标准,且实验场所必须是经认可的研究机构(RRI)。这一变化彻底终结了家庭实验室参与生化类项目的可能性。

GHS 制度要求化学品必须通过标准化标签和安全数据单(SDS)公示危害信息,涵盖物理危害(如易燃性)、健康危害(如毒性)和环境危害三大类共 28 项指标。而 NFPA 标准则聚焦实验室消防安全,其中 NFPA 45《化学品实验室防火标准》详细规定了易燃液体存储限额、通风系统设计、电气设备防爆要求及灭火设备配置等关键事项。值得注意的是,新规明确 "不豁免 NFPA",意味着所有参赛项目必须 100% 满足这些防火规范。

合规备赛指南:从规则解读到实践落地

规则修订的背后,是 ISEF 对青少年科研安全伦理的高度重视。大赛明确传递出 "安全即创新前提" 的理念 —— 模糊地带持续减少,合规标准愈发清晰。对备赛师生而言,需立即采取以下行动:

建立合规性自查机制:在确定课题前,对照新规逐项核查研究对象是否在禁限清单内,实验材料是否符合 BSL 分级要求,实验场所是否具备 RRI 认证及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条件。

强化专业指导体系:务必与具备资质的导师深度沟通,确保实验设计不仅符合科学逻辑,更能满足安全规范。特别关注实验室是否达到 BSL-2 所需的硬件标准(如生物安全柜、负压环境)和管理要求(如人员准入、应急处置流程)。

构建伦理评估框架:将安全与伦理考量嵌入项目设计初期,而非事后补充。针对涉及生物样本和化学品的研究,需提前准备完整的风险评估报告和应急预案。

ISEF 的规则调整绝非创新的枷锁,而是引导科学探索行稳致远的灯塔。

ISEF历年获奖作品集&解析&资料免费下载⬇️

相关文章: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ISEF(STEM),科创竞赛天花板!有何含金量?该如何参赛?
ISEF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申请美国大学最有价值的竞赛之一
科创天花板!ISEF竞赛参与方式/晋级途径/学科设置/奖项设置一文讲清
科创天花板——2025 ISEF竞赛新改革变化!附带竞赛全面介绍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有哪些科目?为什么推荐ISEF竞赛?
国际高中生偏爱的ISEF到底是什么?一文详解ISEF比赛内容/适合学生/晋级路径/含金量
如何找到ISEF的导师或实验室资源?
中国学生参加ISEF需要通过哪些国内赛事(如青创赛)晋级?ISEF获奖率高吗?
中学生英才计划与ISEF:探索青少年科技创

2025 Regeneron ISEF大奖-MATS材料科学获奖作品汇总-4

最新官方消息!全球科创天花板赛事——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Regeneron ISEF),现已正式公布了2026年总决赛的举办时间和地点。这场汇聚全球青年创新力量的科技盛宴,将于2026年5月9日至15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会议中心(Phoenix Convention Center, Arizona)璀璨启幕。

2026ISEF赛事安排

  1. 参赛资格

年龄与年级:9-12年级学生(或同等学历),参赛时年龄不超过20岁。

地区选拔:必须通过附属赛(Affiliated Fair)晋级,无法直接报名。中国学生需先参加国内选拔赛(如青创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等)。

团队项目:最多3人,所有成员需满足资格且共同参赛。

  1. 项目要求

原创性:项目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允许在专家指导下进行,但不得代劳。

学科范围:涵盖21个学科类别,包括工程、生物、化学、计算机、环境科学等。

伦理限制:涉及人类、脊椎动物、病原体等研究需提前提交额外审查表(如ISEF Forms)。

  1. 关键文件与截止时间

ISEF表格:根据研究类型提交相应表格(如1C、2、3等),需在地区赛前完成审核。

摘要与研究论文:英文撰写,清晰描述研究目的、方法、结论。

地区赛截止:2026年3-4月

  1. 其他注意事项

展示材料:展板需符合ISEF尺寸要求(通常宽48英寸、深30英寸、高108英寸),禁止活体样本或危险品。

知识产权:部分研究可能需申请专利后再参赛,避免披露风险。

为了方便同学们更好的备赛,特别整理了ISEF-MATS材料科学2025获奖作品方便学习

MATS043 - 实时评估空气传播的有害风险

铀矿开采产生的污染物——空气中的二氧化硅和铀——导致美洲原住民和采矿社区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 (SS) 的患病率大幅上升。这些暴露会引发免疫失调和全身器官衰竭,而由于症状多变、生物标志物不可靠以及缺乏可用的检测工具,诊断往往被延误。现有的污染物检测方法成本高昂且依赖实验室,导致 SS 的诊断延迟平均超过六年,超过 50% 的病例仍未确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RADAR 应运而生:一种新型固体基质比色材料,由高表面积多孔金属有机骨架 (MOF) Cu-BTC 构成,嵌入聚乙烯醇基质中,并用茜素红 S 和钼酸铵等试剂进行功能化,用于检测铀和二氧化硅。合成了5种功能化水平(20–100%)的薄膜,并将其暴露于受控的污染物浓度中。暴露15分钟后,薄膜会发生可见的色彩变化。通过1931色度归一化,将薄膜的sRGB值转换为透射率。在100%功能化水平下观察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检测结果,铀的检测限为0.1 mg/m³,二氧化硅的检测限为5 µg/m³,信噪比分别为5.25和3.79。Shapiro-Wilk检验(p> 0.05)验证了回归模型。结构分析显示表面积增加(p<0.05),而孔隙没有塌陷(p> 0.05),从而保持了分析物的扩散。RADAR提供了一种经济实惠、可解释的早期环境筛查工具,有助于减少服务欠缺社区的诊断延误。

MATS051 - 一体式胶体量子点红外像素
 

从天文学和环境监测到夜视和医疗诊断等应用领域,红外 (IR) 成像技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尽管高性能单元件探测器已被证明,但多波段成像仪却鲜有报道。传统的红外成像仪也比较零散,并且严重依赖外延生长的半导体,而外延生长的半导体面临着固有的挑战,包括制造成本高、产量低以及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的兼容性有限。这里,表面钝化的 InAs/ZnSe 核/壳胶体量子点 (CQD) 被引入作为可溶液处理的平台,它提供整个红外光谱的可调吸收、高载流子迁移率、直接带隙、低激子结合能和降低的热导率。使用剥离微加工技术,CQD 像素被图案化为 2 μm 的关键特征尺寸,实现具有高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均匀阵列。利用该平台还制作了一个分辨率为256×256像素的焦平面阵列成像仪,并将其与硅基读出集成电路集成。该架构可在0.9至1.5微米的近红外和短波红外范围内实现宽带光谱响应,响应度值分别为0.08和0.11 AW-1,外量子效率在0.96微米和1.43微米处分别为24.5%和15%。这种方法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用途广泛的解决方案,突破了传统红外成像技术的局限性,为下一代成像系统铺平了道路。

MATS054 - 机械加工对钛表面完整性的影响
 

了解加工工艺和参数对材料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对制造业至关重要,因为预测残余应力 (RS) 的能力使制造商能够准确选择切削参数,从而获得最佳的残余应力。具有近表面压缩残余应力和最小近表面拉伸残余应力的零件更耐用,因此使用寿命更长,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和减少材料浪费。本研究旨在证明使用锋利刀具和磨损刀具的显著影响,并验证钻孔法和数字图像相关 (DIC) 相结合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 RS 研究技术。为了研究锋利刀具和磨损刀具造成的残余应力,我们使用定制的现场机床对 Ti-6Al4V 材料进行切削。钻孔法和 DIC 用于创建应变场,并使用 Matlab 代码确定最佳虚拟应变计方向。然后使用 H-Drill 软件计算残余应力与亚表面深度值的关系。观察发现,使用锋利刀具可获得理想的近表面压缩应力回弹,而使用磨损刀具则会导致不理想的近表面拉伸应力回弹。使用磨损刀具还会导致最大应力深度大约比使用锋利刀具切割的样品的两倍还大。\n\n总体而言,使用磨损刀具会对加工部件的表面完整性产生不利影响,而钻孔法结合DIC分析是迄今为止研究应力回弹的有效且准确的方法。

MATS055T - 粉状猪肝 dECM 作为止血剂
 

创伤性出血约占全球主要死亡原因的40%,因此有效止血至关重要。粉状止血剂具有诸多优势,包括覆盖面积广、适用于狭窄和深层伤口以及使用方便。\n脱细胞细胞外基质 (dECM) 因其生物相容性和结构优势而备受关注,在人造器官、3D生物打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探索了其作为粉状止血剂的潜力。本研究选择猪肝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其结构和形态与人体组织相似。将猪肝脱细胞、冷冻干燥、溶于胃蛋白酶溶液中,然后再次冷冻干燥,即可获得粉状dECM (pECM)。我们进行了三项评估。\n首先,血栓弹力图 (TEG) 测试显示,pECM 的反应时间 (R-time) 比 NC 缩短了 3.2 分钟,同时血凝块强度提高了 120%,表明其具有有效的止血性能。其次,血红蛋白结合测试 (HBT),我们通过将其与普通纱布和 Quickclot 中的添加剂高岭土进行比较,评估了其作为止血添加剂的功效。pECM 的血液凝固指数 (BCI) 比普通纱布高 30.4%,比高岭土高 2.2%,显示出竞争力。在溶血测试中,pECM 表现出比 NC、PC 和高岭土略高的血液相容性,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n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止血添加剂相比,pECM 表现出显著增强的止血性能。由于其良好的疗效,精确细胞外基质 (pECM) 具有在手术期间和紧急情况下控制出血的潜在应用,并且可作为先进止血配方的关键成分。

MATS063 - 由海洋无脊椎动物制成的缝合材料
 

壳聚糖源自甲壳类动物壳中的几丁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聚合物之一。它对生物医学材料药物输送和水凝胶至关重要。它具有抗菌、抗氧化和可生物降解的特性,所有这些特性都归功于其乙酰化和脱乙酰化的葡萄糖胺基团。大西洋鲎(Limulus polyphemus)壳聚糖因其纯净的几丁质已被用于开发各种生物医学应用。鲎(HC)捕捞法规已逐渐加强,HC最终将不再是壳聚糖的可行资源。本项目利用入侵物种欧洲绿蟹(Carcinus maenas)开发替代缝合材料。此外,还开发了HC缝合线,用于比较和作为临时资源。据推测,HC缝合线的强度最高,并且所有缝合线都将成为可行的替代品。壳聚糖是通过脱矿、脱蛋白和脱乙酰化工艺从壳中提取的。通过测定壳聚糖的产量,确定了每种壳类的合适重量与溶液的比例。用盐酸和氢氧化钠 (NaOH) 进行脱盐和脱蛋白。提取的几丁质用高摩尔浓度的 NaOH 进行脱乙酰基处理。将提取的壳聚糖溶解于乙酸中,然后放入含有 NaOH 和乙醇的凝固浴中,制成缝合材料。对缝合线进行测试,采用 Coliscan 细菌法测定抗拉强度和抗菌活性,并采用 X 射线荧光和 Bradford 法测定蛋白质和元素组成。进行成本分析以确定缝合线的生产成本。GC 缝合线被确定为最可行的材料。

MATS064 - Eutectogel E-skin 2.0
 

电子皮肤领域发展迅速,面临着一项关键挑战:开发导电、柔软且与人体皮肤相容的界面材料,以有效监测身体活动。水凝胶和离子凝胶等传统材料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脱水、温度稳定性差、僵硬和不适感。\n\n我的项目提出了一种变革性的解决方案:一种基于共晶凝胶的电子皮肤,它可持续且易于合成。共晶凝胶是一种创新材料,由深共晶溶剂 (DES) 聚合而成,该溶剂由氢键供体 (HBD) 和受体 (HBA) 组成,主要来源于天然化合物。去年,我通过添加纤维素纤维来改善凝胶的机械性能,随后发现其导电性不足以及需要验证生物相容性是需要改进的主要方面。\n\n我的独特贡献是通过添加 PEDOT:PSS 开发出一种高导电性的共晶凝胶复合材料。这种添加增强了凝胶的电性能,同时保持了优异的弹性和变形恢复性能。通过广泛的筛选,我确定了一种由DES组分和PEDOT:PSS组成的共晶凝胶的最佳组成和制备工艺,使其电导率提高了100倍以上,断裂伸长率提高了2.5倍以上。生物相容性测试验证了该材料的低细胞毒性。这些增强特性使这种电子皮肤材料能够有效捕捉和传输生物电信号,例如脑活动,从而促进分析并支持残疾患者(神经系统、肌肉等)的功能恢复。

MATS065 - 提高纳米治疗的安全性和靶向性
 

超过40%的化疗患者因靶向性不强而出现毒副作用,大多数基因疗法在到达靶器官之前就过早降解,从而限制了治疗效果。基于纳米载体(NC)的药物递送为此类问题提供了有希望的解决方案。然而,突破性NC的合理设计和高通量开发受到难以预测的细胞毒性、生物分布和药物释放的制约。本项目结合计算和湿实验室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基于超过14,000个先前未提取的数据点进行训练的机器学习(ML)和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从物理化学角度(尺寸、涂层等)稳健地预测了NC的毒性和器官/肿瘤递送效果。机器学习有效地预测了超过250种脂质(通过脂质膜水化制备)和二氧化硅(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NC的体外生物功能,这表明这些模型可以用来避免耗时的实验。接下来,机器学习可解释性项目 (ML Explainability) 确定了许多新颖的纳米粒子 (NC) 合理设计优化方案,旨在通过避免网状内皮细胞滞留并最大化肿瘤蓄积来改善靶向性。同样,该项目还确定了一种体外原位技术,并通过改变表面电荷分散性来降低毒性,同时保持阳离子纳米粒子的治疗功能。最后,机器学习从一个组合库中确定了 11 种用于治疗卵巢癌和遗传性肾病的新型纳米粒子。这 11 种纳米粒子负载了化疗药物或核酸,并在小鼠细胞中表现出最佳的、优先的毒性、摄取和基因表达谱——证明了该项目在未来助力创造可转化的、拯救生命的纳米疗法方面的潜力。

ISEF历年获奖作品集&解析&资料免费下载⬇️

相关文章: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ISEF(STEM),科创竞赛天花板!有何含金量?该如何参赛?
ISEF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申请美国大学最有价值的竞赛之一
科创天花板!ISEF竞赛参与方式/晋级途径/学科设置/奖项设置一文讲清
科创天花板——2025 ISEF竞赛新改革变化!附带竞赛全面介绍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有哪些科目?为什么推荐ISEF竞赛?
国际高中生偏爱的ISEF到底是什么?一文详解ISEF比赛内容/适合学生/晋级路径/含金量
如何找到ISEF的导师或实验室资源?
中国学生参加ISEF需要通过哪些国内赛事(如青创赛)晋级?ISEF获奖率高吗?
中学生英才计划与ISEF:探索青少年科技创

2025 Regeneron ISEF大奖-MATS材料科学获奖作品汇总-3

最新官方消息!全球科创天花板赛事——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Regeneron ISEF),现已正式公布了2026年总决赛的举办时间和地点。这场汇聚全球青年创新力量的科技盛宴,将于2026年5月9日至15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会议中心(Phoenix Convention Center, Arizona)璀璨启幕。

2026ISEF赛事安排

  1. 参赛资格

年龄与年级:9-12年级学生(或同等学历),参赛时年龄不超过20岁。

地区选拔:必须通过附属赛(Affiliated Fair)晋级,无法直接报名。中国学生需先参加国内选拔赛(如青创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等)。

团队项目:最多3人,所有成员需满足资格且共同参赛。

  1. 项目要求

原创性:项目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允许在专家指导下进行,但不得代劳。

学科范围:涵盖21个学科类别,包括工程、生物、化学、计算机、环境科学等。

伦理限制:涉及人类、脊椎动物、病原体等研究需提前提交额外审查表(如ISEF Forms)。

  1. 关键文件与截止时间

ISEF表格:根据研究类型提交相应表格(如1C、2、3等),需在地区赛前完成审核。

摘要与研究论文:英文撰写,清晰描述研究目的、方法、结论。

地区赛截止:2026年3-4月

  1. 其他注意事项

展示材料:展板需符合ISEF尺寸要求(通常宽48英寸、深30英寸、高108英寸),禁止活体样本或危险品。

知识产权:部分研究可能需申请专利后再参赛,避免披露风险。

为了方便同学们更好的备赛,特别整理了ISEF-MATS材料科学2025获奖作品方便学习

MATS036 - 用于靶向药物输送的DNA纳米晶体

癌症的治疗前景极其有限;化疗药物不加区分地靶向快速分裂的细胞,对健康组织造成不利影响。尽管靶向纳米药物正在兴起,但它们依赖于无机聚合物和金属框架,从而将外来物质引入体内。本研究利用DNA的普遍生物相容性,首次设计了可编程DNA纳米结构(pDn),使其能够识别酸性肿瘤微环境,实现靶向药物递送,同时还设计了选择性结合在肿瘤区域聚集的镧系元素的结构。在专门设计了一个DNA三链体框架,该框架以标准DNA I基序为pH传感功能,并利用悬滴纯化法成功纯化和合成了晶体,证实了设计-组装的可行性。为了选择性结合镧系元素离子,对新型pDn进行了重构,用修饰的DNA适体取代了I基序,并用双胸腺嘧啶尾进行稳定。含有铀酰感应适体的孤立发夹环晶体 (Kim, 2011) 的峰面积为 34.5 rfu,证实了 pDn 与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结合,并为镧系元素的分析奠定了基础。pDn 与截短的镧系元素感应 DNA 适体的合成 (Andralojc, 2022) 产生的晶体荧光峰面积为 5.1 rfu(激发波长:500 nm,发射波长:595 nm),与钕的光谱一致。额外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铕 (415 nm)、钆 (615 nm) 和钕 (420 nm) 处产生了强烈的标准化峰,进一步支持了 pDn 与镧系元素的选择性结合。成功利用 DNA 固有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编程性,为靶向治疗和生物材料不相容性的长期挑战提供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MATS038 -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靶向治疗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是亚微米粒子,具有众多孔隙,可用于装载用于治疗的药物。通过开发聚多巴胺和透明质酸包覆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研究了一种潜在的食管癌靶向治疗方案。假设如果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装载化疗药物阿霉素,并用聚多巴胺和透明质酸包覆,则可以显著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四丙酯正硅酸盐用作二氧化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表面活性剂,充当介孔结构的模板,氢氧化钠作为碱,以维持硅酸盐前体水解和缩合所需的pH值。聚多巴胺包覆可以进行表面改性,从而使纳米粒子能够被透明质酸包覆。透明质酸可以特异性结合癌细胞上过表达的CD44受体。在食管癌细胞上进行药物选择性释放效率测试后,透明质酸和聚多巴胺包覆的纳米颗粒处理的癌细胞显著降低了细胞存活率,甚至比游离药物和仅聚多巴胺包覆的纳米颗粒处理后的癌细胞存活率还要低。此外,研究人员还在pH值为6.4(类似于肿瘤微环境)的磷酸盐缓冲盐溶液和pH值为7.5(模拟健康细胞微环境)的溶液中对纳米颗粒进行了测试。在pH值为6.4的溶液中,药物释放在一段时间内更持久。这些结果表明,透明质酸包覆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可以为癌细胞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MATS040 - SUSTAINWARE:更环保的陶器
 

本研究提出利用废玻璃和稻壳灰 (RHA) 开发环保型炻器。全球玻璃回收率较低,约为 20%,而 RHA 是世界各地利用稻壳作为燃料的生物质发电厂的重要副产品。这两种废料都具有在陶瓷行业再利用的潜力,而该行业由于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耗量高,且原材料开采对环境造成影响,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评估将这些废料混合使用的可行性,研究开发了九种炻器配方。来自热电厂的 RHA 仅经过筛分,而从生活垃圾中获得的玻璃则进行了研磨。将含有这些废料的试样与由高岭土、长石和石英组成的传统炻器成分制成的参考试样进行了比较。分析考虑了烧成温度、机械强度、线性收缩、密度、吸水率、浸出率和热冲击。该方案的可持续性通过 openLCA 软件的生命周期评估 (LCA) 进行衡量。最佳配方证明了掺入高达60%废料(30% CCA和30%玻璃)的可行性,结果证实了其性能与传统陶瓷相当,且材料具有惰性。此外,生命周期评估 (LCA) 表明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自然资源(水和土壤)的消耗,降低了能源需求,并降低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MATS042 - 用于肺癌呼吸分析仪的新材料

近期光子材料开发领域的努力旨在创建高性能、低成本的组件,这些组件可集成到便携式诊断系统中,尤其适用于资源匮乏的医疗环境。肺癌仍然是全球最致命的癌症之一,每年造成超过180万人死亡,新增病例240万例。然而,资源匮乏地区的检测差异巨大,可能导致超过110万例病例被低估。本项目引入了一种新型硅钽氮化物基材料ρ-SiTaN,该材料采用应变工程方法通过薄膜沉积合成。应变调制技术被用于诱导一种潜在的新型SiTaN同素异形体,其光学和结构特性得到增强。ρ-SiTaN被集成到芯片上,用于创建用于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片上频率梳谐振器,重点研究乙烷——一种氧化应激的生物标志物,也是肺癌的关键早期指标。由此产生的光学谐振器表现出830万的超高Q值,谐振波长为3.3 µm,与乙烷的光谱特征一致。轮廓仪、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 (AFM)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证实了薄膜的应变、折射率、消光系数和电子带隙。这种新型材料可实现紧凑、高灵敏度且可扩展的传感平台,能够在呼吸分析中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这些结果支持开发下一代非侵入性筛查工具,用于诊断服务匮乏人群的肺癌,并可能降低早期干预的障碍。

ISEF历年获奖作品集&解析&资料免费下载⬇️

相关文章: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ISEF(STEM),科创竞赛天花板!有何含金量?该如何参赛?
ISEF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申请美国大学最有价值的竞赛之一
科创天花板!ISEF竞赛参与方式/晋级途径/学科设置/奖项设置一文讲清
科创天花板——2025 ISEF竞赛新改革变化!附带竞赛全面介绍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有哪些科目?为什么推荐ISEF竞赛?
国际高中生偏爱的ISEF到底是什么?一文详解ISEF比赛内容/适合学生/晋级路径/含金量
如何找到ISEF的导师或实验室资源?
中国学生参加ISEF需要通过哪些国内赛事(如青创赛)晋级?ISEF获奖率高吗?
中学生英才计划与ISEF:探索青少年科技创

2025 Regeneron ISEF大奖-MATS材料科学获奖作品汇总-2

最新官方消息!全球科创天花板赛事——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Regeneron ISEF),现已正式公布了2026年总决赛的举办时间和地点。这场汇聚全球青年创新力量的科技盛宴,将于2026年5月9日至15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会议中心(Phoenix Convention Center, Arizona)璀璨启幕。

2026ISEF赛事安排

  1. 参赛资格

年龄与年级:9-12年级学生(或同等学历),参赛时年龄不超过20岁。

地区选拔:必须通过附属赛(Affiliated Fair)晋级,无法直接报名。中国学生需先参加国内选拔赛(如青创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等)。

团队项目:最多3人,所有成员需满足资格且共同参赛。

  1. 项目要求

原创性:项目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允许在专家指导下进行,但不得代劳。

学科范围:涵盖21个学科类别,包括工程、生物、化学、计算机、环境科学等。

伦理限制:涉及人类、脊椎动物、病原体等研究需提前提交额外审查表(如ISEF Forms)。

  1. 关键文件与截止时间

ISEF表格:根据研究类型提交相应表格(如1C、2、3等),需在地区赛前完成审核。

摘要与研究论文:英文撰写,清晰描述研究目的、方法、结论。

地区赛截止:2026年3-4月

  1. 其他注意事项

展示材料:展板需符合ISEF尺寸要求(通常宽48英寸、深30英寸、高108英寸),禁止活体样本或危险品。

知识产权:部分研究可能需申请专利后再参赛,避免披露风险。

为了方便同学们更好的备赛,特别整理了ISEF-MATS材料科学2025获奖作品方便学习

MATS024 - 生物聚合物水凝胶鱼饵

软塑料鱼饵经常会从钓鱼者的鱼钩上脱落,沉入水底,随着时间的推移降解成微塑料。该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种完全可生物降解且可食用的鱼饵,其物理特性和消费者吸引力与传统塑料鱼饵相似,同时减少与钓鱼相关的生态足迹。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生物聚合物水凝胶配方,该配方仅使用海藻酸钠、乳酸钙、明胶、植物甘油、玉米淀粉、蒸馏水和天然色素(用于化妆品)来制造可生物降解的鱼饵。为了确保实用性和可用性,我们对这些鱼饵进行了机械性能(断裂点和下沉时间)、视觉特性和降解速率的实验。这些测试发现,这些可生物降解鱼饵在降解、视觉特性和下沉时间方面具有统计学上的相似性,并且耐久性有所提高。这种鱼饵/生物聚合物水凝胶的另一个优点是它对鱼类和人类来说都是完全可食用的。该项目还探讨了可生物降解鱼饵的商业可行性,包括成本分析和市场可行性。市面上其他可生物降解鱼饵的一大缺点是性能下降或价格大幅上涨。我们一包10个鱼饵的生产成本约为1.70美元(包括可生物降解包装,不包括批量采购)。作为传统塑料鱼饵的环保替代品,该产品在减少水体塑料污染的同时,又不失传统鱼饵的性能和对垂钓者的经济吸引力。

MATS025 - LuminaSand:SiO₂ 中的激光诱导光电流
 

通信、传感和显示技术对光电器件的日益依赖,推动了人们对经济高效、可扩展且高效的替代材料的探索。传统的光电材料,例如砷化镓和氧化铟锡,面临着资源稀缺、生产成本高昂和环境问题等挑战。本研究探索了一种简单的替代方法,通过激光引发的快速退火和淬火,制备用于光电应用的硅碳纳米管 (SiCNT) 基复合材料。这种位点特异性激光处理工艺可在紫外激发下诱导局部悬浮的 SiCNT 结构和青色荧光。通过比较常温激光处理和真空激光处理,发现氧缺陷可能是导致观察到青色荧光的原因。这种激光转化的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与原始状态相比提高了约 82,000 倍。器件测试进一步阐明了其有效产生光电流的能力,尤其是在 532 nm 单色激光下。这项工作凸显了 SiCNT 复合材料快速激光引发转变作为经济且可扩展的光电材料的潜力,为未来的技术应用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替代方案。

MATS026 - 虾卷:增强壳聚糖生物塑料
 

每年产生的塑料超过3.6亿吨,塑料污染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塑料在我们的环境中和体内不断积累;微塑料甚至已知能够穿过血脑屏障。生物塑料已成为替代一次性塑料的潜在解决方案。大多数生物塑料可由可再生资源制成,并降解为无害的副产品。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生物聚合物是壳聚糖,它是一种源自几丁质的材料,而几丁质是海鲜产业中丰富的废弃物。壳聚糖因其成膜性和抗菌特性而有望成为一种包装材料,但与传统塑料相比,由于其机械性能较弱、透水性强且制造方法难以扩展,因此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咖啡滤纸和壳聚糖(重量比约为1:2)的复合材料,并使用甘油作为环保增塑剂。咖啡滤纸被选为理想的基材,因为它的多孔性使最终材料保持半透明和轻质,并且具有相对良好的强度和较低的成本。我们定制了一台拉伸测试装置来表征这些薄膜。添加滤纸基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结果表明,水透过薄膜的渗透性有所降低,降解测试和包装演示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添加滤纸基将有助于提高壳聚糖薄膜的工业化生产可行性。总而言之,这种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环保且可生物降解的包装材料,在替代一次性塑料并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MATS034 - 用于软传感器的化学改性硅胶
 

用于个性化健康监测的生物医学设备对于疾病的早期检测和治疗至关重要,但目前的设备僵硬且佩戴不舒适,导致长期佩戴存在问题。类似于皮肤的柔软传感器和柔性机器人肌肉,被称为介电弹性体换能器 (DET),通常由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制成,由于 PDMS 的介电性能和刚度不佳,性能低下、不稳定且能量效率低下。现有的使用外加填料改性 PDMS 的方法面临着介电常数和柔软度之间长期存在的权衡问题。在此,我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化学改性方法,将极性基团官能化到弹性体主链上,并原位生成有机填料。该新方法首次克服了介电常数和柔软度之间的权衡问题,制备出一种新型氯丙基官能化的二氧化硅填充 PDMS 复合材料 (CS-PDMS),其介电常数比 PDMS 高 151%,柔软度比 PDMS 高 74.2%。这超越了目前最先进的改性方法,无需添加有毒填料,这使得该方法对于保持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非常有价值。接下来,DET 优化策略表明 CS-PDMS 增强了 DET 性能,读取范围提高了 88.28%,信噪比提高了 26.86%,灵敏度提高了 277.6%。最后,CS-PDMS 提高了用于监测步态、触觉和语音分析的关节运动的生物传感器的精度,并将人造肌肉的工作电压降低了 67%。除了 DET 之外,新型 CS-PDMS 弹性体在用作软介电材料或基板材料时可以增强可拉伸晶体管、电路和天线的性能,从而为未来的精准医疗提供个性化健康监测和治疗。

ISEF历年获奖作品集&解析&资料免费下载⬇️

相关文章: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ISEF(STEM),科创竞赛天花板!有何含金量?该如何参赛?
ISEF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申请美国大学最有价值的竞赛之一
科创天花板!ISEF竞赛参与方式/晋级途径/学科设置/奖项设置一文讲清
科创天花板——2025 ISEF竞赛新改革变化!附带竞赛全面介绍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有哪些科目?为什么推荐ISEF竞赛?
国际高中生偏爱的ISEF到底是什么?一文详解ISEF比赛内容/适合学生/晋级路径/含金量
如何找到ISEF的导师或实验室资源?
中国学生参加ISEF需要通过哪些国内赛事(如青创赛)晋级?ISEF获奖率高吗?
中学生英才计划与ISEF:探索青少年科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