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Regeneron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简称ISEF)是全球规模最大、含金量最高的青少年科研科创赛事之一。它由美国科学与公共服务协会主办,再生元制药公司冠名赞助,面向全球9-12年级的中学生,涵盖所有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内容。
一、参赛形式与要求
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每支队伍不得超过3人。每位学生或每支队伍只能提交一个科学研究项目,并且只能参加一个ISEF授权的科学展览会。参赛项目的研究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参赛语言为英语,参赛学生需在当年5月1日前不满20岁。
二、参赛途径
ISEF实行选拔赛制,没有人可以直接参加。学生需要通过所在地区的关联赛事进行选拔,从各个国家/地区的附属赛中脱颖而出,才有机会拿到ISEF全球总决赛的入场券。
(一)中国学生
国内学生主要通过中国科协选拔组成的中国国家队参加ISEF全球总决赛。选拔主要基于英才计划、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等赛事的获奖选手。此外,国内顶级中学也有中国科协冬令营(遴选)的推荐指标。
(二)中国在读外籍学生
对于外籍或永居身份在中国读书的学生,他们可以通过ISEF四川科学工程大赛(俗称“川赛”)来参与竞赛。川赛每年有5个名额。
(三)美国学生
在美高就读的学生需要通过当地赛(校赛)、地区赛、州赛等一轮到多轮的预选赛获得全球总决赛舞台的入场券。不同地区的晋级名额有所不同,因此晋级难度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四)其他国家和地区学生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需要参加各自国家的ISEF附属赛。例如,新加坡学生可以通过新加坡科学与工程博览会(SSEF)晋级ISEF;加拿大学生可以通过Team Canada晋级ISEF。
三、竞赛涉及学科
ISEF竞赛学科涵盖了所有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内容。2024年,ISEF的学科类别由原先的21个增加为22个,新增了TECA(Technology Enhances the Arts)这一项目学科。其他学科包括动物科学、行为和社会科学、生物化学、生物医药和健康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化学、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嵌入式系统、能源化学、能源物理、机械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物理和天文学、植物科学、机器人与智能机、系统软件、转化医学等。
四、评审标准
ISEF的评审标准包括研究题目、设计与方法、执行(数据收集、分析与解读)、创造力、演讲(海报和面试)。评委将根据这些标准对参赛项目进行评估,重点关注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参赛者的表达能力。
五、奖项设置
ISEF每年颁发600多个个人和团队奖项。每个参赛类别分别设置一、二、三、四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如George D. Yancopoulos Innovator Award、Regeneron Young Scientist Awards等。
六、比赛时间
全球赛通常在每年5月举行。附属赛的时间因赛区而异,一般最晚3月截止。
七、备赛建议
提前规划:学生应提前规划研究项目,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研究。
熟悉规则:仔细阅读ISEF的参赛规则和指南,确保项目符合要求。
获取指导:在研究过程中,寻求专业导师的指导,提升项目的质量和竞争力。
参加培训: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学习科研方法和技巧。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不仅是学生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更是通往全球顶尖大学的敲门砖。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ISEF,为参赛做好准备。
想了解自己如何参加ISEF?扫码咨询ISEF赛事顾问老师 ⇓